國內確診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,民眾如赴瘧疾流行地區前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取得預防性藥物,並於當地做好防蚊措施1081211

 [國際旅遊疫情速訊]國內確診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,民眾如赴瘧疾流行地區前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取得預防性藥物,並於當地做好防蚊措施

國際旅遊疫情速訊
國際旅遊疫情速訊電子報
 
國內確診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,民眾如赴瘧疾流行地區前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取得預防性藥物,並於當地做好防蚊措施
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,為南部50多歲本國籍女性,8月上旬至10月下旬曾至非洲衣索比亞工作,但未取得及服用瘧疾預防用藥,10月中旬因發燒於當地就醫,診斷疑似瘧疾收治住院4天,狀況改善後出院未再服藥;10月下旬返國入境時雖無症狀,但仍主動通報機場檢疫站在非洲當地疑似感染瘧疾,並於隔日就醫,血片鏡檢影像未發現瘧原蟲;12月6日個案出現發燒、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就醫,採血檢驗發現疑似瘧原蟲,經通報檢驗於昨(9)日確診感染間日瘧,研判「於非洲當地治療不完全致瘧原蟲潛伏在肝臟內伺機釋出而造成復發」,為國內近三年來境外移入瘧疾復發首例。

今(2019)年截至12月9日共計7例瘧疾病例,均為境外移入,感染國家分別為衣索比亞2例,烏干達、奈及利亞、剛果共和國、索羅門群島及巴布亞紐幾內亞各1例;檢出病原體為間日瘧及惡性瘧(熱帶瘧)各3例,三日瘧1例。近5年個案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,檢出病原體以熱帶瘧為主,其次為間日瘧。

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之瘧蚊叮咬人類而傳染的疾病,可分為間日瘧、三日瘧、熱帶瘧、卵形瘧;其中以間日瘧及熱帶瘧最常見。大多數人感染後,症狀可能於7天至30天內出現,早期症狀與流感類似,主要為發燒,也可能出現頭痛、肌肉痛、關節痛、噁心、嘔吐和疲倦等症狀,如未接受適當的治療,發病數天後會出現間歇性或週期性的畏寒及顫抖、發燒及出汗等症狀,嚴重者可能導致脾腫大、黃疸、休克、肝腎衰竭、肺水腫、急性腦病變及昏迷。「間日瘧跟卵形瘧可能潛伏在肝臟數星期或甚至數年後再復發」,所以在治療完血液瘧原蟲之後,須再進行14天的根除治療,以避免間日瘧或卵形瘧復發。

疾管署呼籲,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,請至少於出國前一個月,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,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、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瘧疾預防藥物;旅遊期間請盡量穿著淺色長袖長褲,塗抹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,並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房舍;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,並提供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等資訊,以做為診斷與治療參考。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查詢,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(或0800-001922)洽詢。

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
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
全國旅遊醫學合約醫院
疾病管制署關心您